“这或许是我用过的最接近完美的智能手表”,在拿到 Pebble Steel 的那一瞬间,这句话就从被一堆可穿戴设备们折磨的混沌一片昏昏沉沉的脑海中冒了出来,好像从一片黑压压的乌云缝隙漏出的阳光。而更令人愉快的是,在朝夕相处了五天后,我依旧敲下了这句话作为开...

“这或许是我用过的最接近完美的智能手表”,在拿到 Pebble Steel 的那一瞬间,这句话就从被一堆可穿戴设备们折磨的混沌一片昏昏沉沉的脑海中冒了出来,好像从一片黑压压的乌云缝隙漏出的阳光。而更令人愉快的是,在朝夕相处了五天后,我依旧敲下了这句话作为开头,开启了这次的体验之旅。

智能手表为什么一直流行不起来?太过强调“智能”而不像“手表”应该是原因之一。豪雅 CEO Stephane Linder 此前对智能手表作出的批评:“在设计方面,市场上没有一款产品令我印象深刻,它们看起来就像是廉价的腕部计算机。”话锋虽然稍显尖锐,但并非夸大事实。尽管可穿戴设备逐渐流行,但我们所见的大部分产品依旧没有摆脱科技公司的“极客范儿”基因,大多都是粗暴地将屏幕缩小,佩戴在身上会和“运动风”“休闲款”“商务范”之类的打扮格格不入,更不要说和时尚感扯上关系了。我想若非如此,苹果也不必频频挖角奢侈行业们的老鸟们来为 iWatch 助力了。

Pebble Steel智能手表评测:双平台兼容,续航时间长
而这次上手的 Pebble Steel ,作为一代的增强版,已经变成了一块“看得顺眼”的手表。一旦“智能”不再喧宾夺主而是老老实实的作为一个定语为“手表”服务,它就从“可以远观”向“乐于把玩”迈出了一大步。

进可商务退可休闲,是智能手表,也是时尚单品

在今年年初的 CES 2014 大会上,Pebble 带来了全新的 Pebble Steel 智能手表。虽然在硬件上并没有作出太大改变,但是在外观上却有了一次大升级。最初版本的 Pebble 采用的是颜色丰富的聚碳酸酯表盘边框的设计,有着较为浓重的廉价塑料感,戴出门辨(xiu)识(chi)度颇高。而新款 Pebble 手表则选取了金属作为表面材质,表盘方面用户可以选择钢拉丝工艺的不锈钢原色,或是带着亚光质感的黑色。整体外观显得更为时尚。

另外,由于外观和前代有所区别,Steel 的充电器也做了调整,选用了新式的磁性充电接口。不过,Steel 的屏幕并没有进行改进,依然是单色的 OLED 屏幕,并在Gorilla 玻璃上加入了防指纹涂层,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眩光现象,你可以通过侧面按键或是翻转手腕的方式来点亮背光屏幕。

侧面的金属按钮键程适中,不过你手指可能需要稍微花点力气才可以进入相关的界面。哦对了,Steel 还支持 5 ATM 防水,这意味着你淋浴的时候、洗碗的时候或者在游泳池的时候仍然可以戴着这款智能手表,不过我个人还是不建议那么做啦。

最后一点也是颇值得称道的一点是,Pebble Steel 目前有两款表带可选,一个是皮质表带,另一个则是金属表带。如果你是个平时走休闲路线的翩翩少年,那么皮质表带的低调百搭怎么配都不会出错;如果你是西装革履的商务精英,相信 Pebble Steel 配上金属表带戴起来也不会像塑料手表那样“掉价”。在这点上,Pebble Steel 算是目前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唯一一款“即使戴上谈判桌也不会有违和感”的智能手表。

不过,如果你想为 Pebble Steel 换上一条适合自己手腕的表带就有些难度了,因为每个人的手腕粗细不一样,表带的尺寸也不一定合适,像我自己就动手在皮质表带上打了一个洞(真相是手腕太细了,我不长肉我自豪...)。

双平台兼容,千款应用可选,手腕上的“小秘书”

智能手表目前还是“天下武功看 Android ”的一边独大局面,基本上已经推出的可穿戴设备除了运动手环(那种也不能算是智能手表?)之外都是在围着安卓系统打转,某星更是豪气干云的推出了只支持自家特定几款机型的 Gear 系列好像生怕用的人太多。因此在 iWatch 还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在做双平台的 Pebble 显得有些特别。

目前,Pebble 已经推出了 iOS 及 Android 版的 Pebble 应用商店,创建完账户后用户就可以根据需求购买和安装各种 Pebble 专属应用了。只要手表与手机处于蓝牙连接状态,就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安装及删除软件。现在 Pebble 智能手表已经拥有了超过 1000 个应用,包括各种表盘、日历事项、健身类、待办事项记录等等,还有一些小游戏。国外的热门应用包括像 ESPN、Pandora、GoPro、Yelp、Foursquare 和 Mercedes 等也都囊括其中,当然,其中小部分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稳定性也有待增强。

而说到整体使用感受,尽管 Steel 使用的是黑白单色显示屏,但我们也无需带有“偏见”。从一系列应用的表现来看,Pebble 已经最大程度将黑白显示屏的潜力发挥了出来,带来了颇为良好的体验:我们常用的热门应用如 Evernote,可以直接在表盘上查看待办事项;世界杯期间推出的一款比分赛程显示应用,可以及时看到比赛分数等信息;此外还有一些制作精良的养成类小游戏,无聊时也十分适合在手表上把玩(升级版的电子宠物?)。

当然,在狭小的黑白屏幕上查看文字显然不如智能手机更直观舒适,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智能手表都存在的问题。因此比起直接使用工具类应用,或许在智能手表查看动态时间、天气,还有接收手机通知信息提醒等会显得更为适合。

这几天使用 Pebble 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我在路上从口袋掏手机出来的次数变少了。因为 Pebble 能够显示手机上的一切通知,所有的通知你都可以先通过 Pebble 来查看,再根据重要性选择是否掏出手机操作。这样明显减少了掏手机的次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日益严重的“低头族”现象。(别和我说看表也是要低头的!我一般是举起来看的啦~)

另外,之前有朋友很关心 Pebble 是否支持中文,实际上很遗憾,原生系统并不支持中文显示,无插件的情况下中字乱码让人很郁闷。不过这方面已经有开发者在着手解决了,目前官方商店上架的 PebbleCN 提醒应用便可以支持 Android 手机端的中文通知信息推送,来电、短信、微信、QQ 等服务全部通用,iOS 端则需要越狱才可以操作。希望以后能支持批量浏览,顺便让中字显示变得更“优雅”些咯。

不过,由于 Pebble Steel 的硬件配置几乎没有变化,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限制。首先,手表本身包含表盘样式在内仅能安装八个应用,如同一个个模块一样。如果你想安装更多内容,则必须要卸载掉旧的应用,这对于选择障碍症患者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另外,Pebble Steel 本身也缺乏相应的健身应用,系统本身只能实现通知信息推送(英文)、音乐播放控制、闹钟等,尽管依靠应用商店,健康监测功能实现起来也并非难事,但显然,未来 Pebble 还可以做得更完美。

最后要提及的是续航,由于黑白显示屏的特性,Pebble 的续航能力在一众同侪中算是较为出众了,充满电后蓝牙连接手机不断开,近五天的使用无压力,粗略估计下应该可以达到六天,这可比很多智能手表都要出色哦。

Pebble Steel:距离完美的智能手表还有多远?

Pebble Technology 作为一家“专注智能手表一百年”的企业,三年只做出了两款产品。而新产品 Steel 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第一代Pebble 的死亡。事实上,这两款手表将会共同存在,定价 149 美元的塑料多彩版 Pebble 和定价 249 美元的钢版 Pebble Steel 针对的是不同类型的用户。如果说初代 Pebble 针对是偏向极客风的年轻人,那么Pebble Steel 锁定的就是那些“不愿意舍弃劳力士、欧米茄等经典表款的穿戴者”。而外观上虽有大改变,内在却一脉相承。

Pebble 的首席执行官 Eric Migicovsky 曾表示,不希望因大幅度改变手表架构而离开现有超过 30 万的用户群以及快速增长中的开发者群。Pebble 也曾考虑过彩屏和多种芯片,但最终还是让 Pebble Steel 的内部组件保持与第一代 Pebble 相同的特性。这似乎也在告诉业界,通过累加方式“进步”的软件并不需要越来越高的硬件配置,用户直接享受 Pebble 日臻成熟的生态即可。

因此,Pebble Steel 算是前作的一种扩充和改进,更上档次的机身设计让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块漂亮的普通手表,黑白显示屏的细腻样式也比粗暴地使用拉伸版 Android 应用表现得更加出色。尽管硬件配置上没有任何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验的提升,但就目前而言,Pebble Steel 可以算得上是一款非常棒的智能手表产品了。

自 2013 年初以来,Pebble 已经卖出了超过 400000 只,并有超过 1000 款 Pebble 可供下载的应用和 12000 位注册开发者。Pebble 已经实现了自家小生态的建设,在 iWatch 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憋着劲儿想要发大招、Android Wear 旗下的三员大还没占领市场的空挡,说 Pebble Steel 是目前市面上最佳的智能手表并不算过分。双平台兼容的特性,时间锤炼下构建的千余款应用的成熟生态,较为合理的续航时间,都让它在实用性上超出对手几分。更何况它还长着一张”无论怎么拍都好看“的脸,让即使一向觉得戴手表麻烦的我都爱不释手。

然而这却并不意味着 Pebble Steel 就是一款“完美的智能手表”,固定框架的局限性、运动检测功能上的缺失,都让 Pebble 在未来面对一众“高大全”新品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想想即将到来的圆形表盘 Moto 360,更觉得 Steel 的美貌排名岌岌可危。已有三年经验的 Pebble,虽已先人一步,仍需快马加鞭。
(0)
标签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