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设备已经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可穿戴设备一直是业界吹鼓的后生力量。随着谷歌眼镜以及各类智能手环的相继问世,人们似乎已经望到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春天。苹果在今年的WWDC上宣布了HealthKit用来收集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而谷歌在今年的I/O大会上也正式推...
更无缝的交互
如今,烂大街的各类手环其功能看起来有些鸡肋:简单的记录行走时长、路程,规划饮食,检测睡眠等等。以Jawbone Up手环为例,目前用到的功能也许一个Motion X这种App就能完全胜任,iPhone 5s的M7协处理器也为这些功能打开了一扇窗,那么为何又要花费一千多元买一个看似华而不实的东西呢?剥开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绝大部分消费者对这些功能甚至一知半解,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对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做出新的质疑?
谷歌在今年的I/O大会上正式推出了Android Wear平台,其实做的也是自家谷歌Now那些功能。在可穿戴设备上,语音将是首选的信息输入端,目前尚不清楚Android Wear对于语音识别的效果如何,但Siri走过的这几年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位置功能显然也是Android Wear的关键,随着硬件的成熟,Android Wear平台的设备很可能搭载独立的GPS模块,用来更精确的利用位置做一系列的功能及服务。
看似在于苹果“死磕“的Android Wear如果想要有出色的用户体验,这还需要更“智能“的交互,否则它会是一个累赘,可能当我们抬起手臂就可以点亮屏幕,在每个不同的运动场景会看到不同的数据等等,这些功能要让用户走向“健康之路“,除非有着过人的交互与更好的算法,才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站稳脚跟。
更友好的生态
可穿戴设备的平台如果变得封闭起来,那都会是“自寻死路“的做法,目前大多数手环产品都有相应的媒介来与手机或者其他设备同步使用。如何让可穿戴设备看起来更“有用“?看似简单的“有用“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Galaxy Gear这种败笔就是个很好的栗子,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可穿戴平台里,优秀的定制软件变成了刚需,依托于Android平台,如何权衡好软件生态与智能手机的协同,这还要看谷歌为开发者给予了什么样的环境。
其实通过Android Wear的介绍我们知道在Android Wear上可以获取来自Android手机的应用通知,这意味着开发者要适配现有的Apps到Android Wear平台上,也许在以后,通知将仅仅是个简单的功能,更多的利用生态间的协同工作,会是个无穷创意的实现空间。在时间上赶超苹果的Android Wear能否“死磕“过有着更高大全的苹果生态以及HealthKit这样的平台,未来会是什么景象,我们还得翘首以待。
更持久的用户粘性
可穿戴设备的形态是多元的,它不一定是只是手表,智能眼镜等,但要帮助用户建立起更好的硬件习惯,这将会是个挑战。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产品,如何督使人们养成使用可穿设备的习惯,不止步于“新鲜感“,还需要厂商对于产品的思考。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让可穿戴设备依赖于移动终端的生态系统,又不能与手机的功能重叠,还需要让可穿戴设备应当影响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从而建立起一定的用户粘性,这些挑战,将不紧紧涉及到软件,而更多的是厂商对于数据的利用与处理,以及对用户的心里分析。
刚刚起步的可穿戴设备平台,需要更多是完善软件生态以及做好产品功能的定位。如果说可穿戴设备会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则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