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极力塞上耳朵不听来自小米和乐视的口水仗制造的聒噪,在我看来,这两家真的不如雷军和贾跃亭去朝阳公园干一架来得过瘾。说完它俩,我想说说另一个现实:最近传统行业似乎正在遭受来自科技的洗劫,比如传统的电动车,放心,我说的不是特斯拉,是你家里两个...

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极力塞上耳朵不听来自小米和乐视的口水仗制造的聒噪,在我看来,这两家真的不如雷军和贾跃亭去朝阳公园干一架来得过瘾。说完它俩,我想说说另一个现实:最近传统行业似乎正在遭受来自科技的洗劫,比如传统的电动车,放心,我说的不是特斯拉,是你家里两个轮子的那种。

在这个可怕的、野蛮的、甚至是疯狂的智能硬件时代,互联网科技企业妄想用“智能+XXX”的方式来染指传统的一切。目前来看,这种疯狂正在继续,甚至加剧。最近,在自行车被染指之后,原本优哉游哉行驶在马路上的两轮电动车(下文均以“电动车”代指)也被盯上了。对于目前政策尚不明朗、甚至在某些城市被禁止上路的、可能只能在偏远的三四线、四六级城市或乡镇的马路上找到生存空间的电动车,目前正遭遇前所未有被智能化的命运,是好是坏目前还不好说。

小牛电动车.png

下面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案例,代表了两种趋势:一种,科技企业半路杀入用互联网思维做电动车;另一种,传统电动车品牌顺势而为,想让自己沾上点儿互联网思维的可卡因。

案例一:科技企业半路出家做电动踏板车

前段时间牛电科技推出了小牛电动车,这是一款以典型的互联网思维试图改造传统制造业的电动车。N1由一群在科技行业打拼多年、经验丰富的团队设计完成,主导这一项目的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李一男、设计牛人胡依林。这辆车的颠覆性在于通过锂电池革掉傻大笨的铅酸电池的命。同时,它没能免俗的是,加入了一些所谓的智能功能,比如GPS定位、导航。当然,还有看上去相当出色的刹车性能。所有的这一切在其中庸的外观下骤然失色。

不过,毕竟是李一男。在我们并不看好这款小牛电动车的情况下,他用华丽的数据打了我们这些在前一秒仍然坚信它可能失败的人一巴掌。今天上午10点,小牛电动车在京东开启众筹。截止至发稿,微博用户名为“牛电科技”的官博今早10点发布的那条关于N1京东众筹的微博目前被转发超过6万条。

最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是,小牛电动车众筹金额仅4分38秒就突破了500万,14分8秒突破1000万,1小时猛涨至2000万……截至下午16点,已经筹集了超过3000万元,屡破京东众筹金额最高纪录,而小牛电动车的目标金额是15天筹集500万元。

这辆外观并不怎么吸引人,被我周围的人评价为“不酷”“不Man”的智能电动踏板车以这样一种方式似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里面有综合性的因素,一定跑不了的是,很多消费者是冲着李一男和对他的信任、崇拜来的,还有一些是对胡依林这位活跃在各种论坛的牛人来的。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对电动踏板车的硬需求,在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鼓噪下,人类这种感性而冲动的动物势必会将过剩的多巴胺转化为购买行为。

如果我是李一男的粉儿,我估计也会入手一台小牛电动车动力版,至少目前,我仍然被理性所掌控。

案例二:传统品牌绞尽脑汁想让自己看起来智能

如果不是有一个传统电动自行车品牌邀请我去参加明天一场同样以“智能”为主的新品发布会,我可能依然认为“智能XXX”只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用来融资、圈钱、画饼的玩物。

提到爱玛电动车,想必穿梭在田间小道、《乡村爱情故事》电视剧、或者城市自行车道上的人会感到一股绵柔的亲切感。这是一家典型的老牌电动车品牌,尽管我从来没有骑踏过这个品牌的电动车。

这家此前一直钟情电视广告的品牌也要来趟智能电动车的水。根据他们给我的一些零散的信息,爱玛明天要发的新品据说除了电动之外,还具备什么无钥匙启动、远程遥控启动、蓝牙连接、一键熄火、震动报警等功能。我对这些功能不明觉厉、也不感冒,但是我已经预见到,这是传统品牌在智能大环境下为了智能而智能才推出的产品。据说,爱玛推出的新品要比小牛电动车漂亮。

不仅是爱玛,很多传统的电动车品牌都在蠢蠢欲动,想踏上这场看上去如此美好的“泰坦尼克号”之旅,跟“智能”谈一场浪漫的恋爱。

这块蛋糕有那么好吃吗?

上文的小牛电动车和爱玛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它们都想抢食“智能电动车”这个蛋糕,试图改造传统的电动踏板车这一行业,并因此改变人们的骑行体验。目前来说,它们无非就是将一堆传感器塞进电动车里,用来时刻追踪它们的状况,额外增加一些娱乐功能。这些产品都需要跟智能手机通过蓝牙和APP产生联系和交互。这种体验是一种增值还是负担,由于目前我并没有实际体验,所以我不在此下结论。

除此之外,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踏板车跟城市、跟人、跟汽车、跟自行车、跟马路、跟政策的相处。尤其对于某些城市出台的禁止上路的政策问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可能一纸令下,所有的此类电动车都将“瘫痪”在家里或楼道间里。即使在开明的城市允许电动车上道儿,如果此类车突然多了起来,如何解决道路饱和又是一个问题,是专门为它开辟一条道路,还是让它继续占用自行车道?这些疑问同样普适于所谓的“智能电动车”。

除了政策上的不确定,传统和智能之间一定有一段难言甜蜜的交战。小牛电动车这样的科技品牌和传统电动车品牌之间会否爆发一场战争?答案几乎是肯定的。看看当下传统出租车和打车软件之间的交恶吧。

总之,从哪个角度来看,智能电动踏板/自行车都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既有传统与科技的博弈,也有厂商和政府政策的博弈,过程一定很好看,一定很惨烈。
(0)
标签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